平安发布《中国开放银行白皮书2022》 开放银行将是赋能实体经济的优先选择

2022-07-14 00:06:02

XM http://www.xm-yyds.com

  近年来金融业积极利用数字技术优化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其中开放银行作为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正成为国内外银行业和金融科技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7月8日,平安银行与IDC联合编写的《中国开放银行白皮书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鉴于目前开放银行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对实体经济行业用户的业务模式、金融需求理解程度不够,缺乏基于开放银行的成功实践与运营经验等,《白皮书》提出,破局之道在于探索出一套政策引领、模式创新、根植场景、共建生态的成功实践。银行与合作伙伴共享数据、应用与运营经验的天然属性,成为数字生态共同体中的关键一环,共建生态将成为开放银行赋能实体经济的最强表现形式。

  据了解,开放银行是以商业银行为构建主体,通过连接技术平台,使用标准化的API、SDK等技术工具,将银行数据与金融服务等资源开放给合作伙伴以及B端与C端用户,以实现充分的数据、应用程序和运营经验共享,为各参与者的高效运营与决策提供支撑,进而形成生态共建、共生共赢的业务创新范式。

  《白皮书》分析认为,目前开放银行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对实体经济行业用户的业务模式、金融需求理解程度不够,缺乏基于开放银行的成功实践与运营经验等。究其原因是尚未建立起一个覆盖度广、系统化强的生态体系。

  针对现阶段开放银行赋能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挑战,《白皮书》提出,破局之道在于探索出一套政策引领、模式创新、根植场景、共建生态的成功实践。与此同时,开放银行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金融科技领域正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为金融科技创新领域建设保驾护航。

  作为开放银行的核心建设者,银行需要围绕实体经济需求进行模式创新。随着数字技术在银行业务的应用,银行需要在保证对公业务平稳发展的条件下升级风控模式,加速数据开放,对接企业数字化系统,从而实现模式创新。企业场景是根本,银行需要通过开放银行的建设将自身业务融入场景当中。银行应深入了解企业各个业务场景的运作模式、场景相关的业务流程以及每一个流程背后的潜在金融服务需求,进而通过开放银行对接企业各类场景中的具体业务流程节点,为企业提供强针对性、高敏捷性和广覆盖性的金融服务。

  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被纳入可信的行业生态共同体中,银行需要构建开放银行生态体系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通过开放数据与银行服务,银行与合作伙伴共享数据、应用与运营经验的天然属性,成为数字生态共同体中的关键一环,共建生态将成为开放银行赋能实体经济的最强表现形式。

  《白皮书》向多方合作伙伴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对于银行,需要围绕开放银行建设,强化连接用户业务场景的能力,基于数据平台提升数据共享的能力和IT基础设施的弹性运营能力,以“有序无界生态共赢”为发展模式,为产业金融的发展贡献力量。首先,开放银行通过API、SDK、H5等方式可以将金融服务嵌入到各类应用场景与业务场景;其次,需要通过搭建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治理,保证数据共享安全,提升数据应用水平;此外,还应与生态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在开发过程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通过敏捷的应用架构与开发模式来满足快速变化的用户需求。对于监管,应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是基础,加快构建开放银行标准体系,包括数据类型、应用程序接口标准以及合作准入标准,保证数据安全接入,提高开放银行的适配性,具体包括明确需要开放的数据类型,遵照API技术标准和完善合作准入标准。对于生态建设,需要持续丰富开放共赢的生态体系,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探索并优化各类参与方的商业模式,开发多样的服务方式,制定对各方有效的激励机制、权责分配等合作制度,保证生态良性运转。

(文章来源:投资快报)

文章来源:投资快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阿德米商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