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7 11:04:53
中国人一直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因此早在80年代前,很多家庭都是四五个孩子,尤其是在农村,可能子女更多。毕竟那个年代生产力还没得到解放,家家都需要劳动力。
然而,自计划生育过后,80后、90后似乎对生娃已产生恐惧感,不敢再多生娃。而如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其中60岁以上老人数量为2.67亿人,预计2025年将达到3亿人。
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同时,却是出生率的逐步下滑,自16年放开二胎后,出生率不增反降,17年时出生人口为1728万人,可2020年已降至1200万人。
尽管2021年三胎政策已放开,可出生率再次降低,全年新增人口为1062万人。
对此,各地纷纷出台生育政策,如近日广东卫健委就表示,今后广东生育子女无需审批。
01、为何今天的中国人不爱生娃了?
80年代前,我国在31年时间里净增4.3亿人口,且1982年时我国人口总量突破10亿大关。为了避免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计划生育在这一年正式实施,此后40年里,我国人口只增加了4亿人。
特别是10年开始,出生人口逐年减少,而这对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并非好事,可能会再次引发劳动力短缺、生产力下降、经济增速下滑等恶果。
为此,国家先是在16年时放开二胎政策,又于去年放开三胎政策,可事实上出生率并没有想象中提高,这是咋回事呢?
首先是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如“十三五”期间,20-34岁妇女数量减少340万,这是导致出生率下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没有了与之匹配的生育妇女基数,自然会使得出生人口下滑。
其次,年轻人的婚恋观已改变,如今90后、00后已成为新的婚育主体,因他们的教育年限更长,且就业压力更大,婚育期限已明显推迟,甚至妇女们的生育意愿走低。
对于年轻人而言,如今孩子的教育压力比较大,有数据显示,抚养一个孩子的教育成本最少为57万元。
如今房价高涨、物价飞升,使得年轻夫妇的经济负担再次走高,很多人长期处在高压状态,自然是不想多生儿女。
也有年轻人坦言,生育孩子后,那自己的时间就会被大量占用,心态也会变化,需要操劳的事情增多,在各方面没有准备之前,不想生孩子。
02、广东生娃无需审批
自5月1日起,广东实施《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生育登记管理办法》,其中表明未婚生育群体可正常办理登记手续,且也不限制登记主体的户籍,外省人也可办理登记。而《办法》还称,不管是生育三孩还是三孩以上,均可以进行生育登记,无需进行审核。
也就是说,生育登记今后只是人口监测的手段,不再成为限制生育的工具,鼓励有生育意愿的人多生娃。
《办法》也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提高登记效率,除身份证或户口本外,其他证件或材料无需提供,也不允许各地要求提供怀孕证明等。
广东之所以出台《办法》,其实也是应对生育率过低的办法。有网友发现,广东政务服务网上,最多可登记20个孩子,也就是说,只要想生可以一直生下去。
这一消息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吐槽,大家纷纷表示多生一个都不可能,除非每个月给出5000元经济补助,提供房贷、教育上的优惠福利。
对此,北大社会系教授陆杰华称,如今广东明确表态生娃无需审批,那就意味着生育权重新回归育龄夫妇,广东这一政策,也将为其他省市调整生育政策提供参考。
陆杰华称,事实上就算放开生育政策,但实际上3孩、4孩的家庭仍然比较少,毕竟生育率和养育成本、婚恋成本、教育成本密切关联,各地政府还需要落实生育政策,推出更多的生育福利,刺激育龄夫妇生娃的积极性。
03、多地出台福利政策
自三孩政策放开后,多地为了鼓励育龄夫妇生娃,纷纷放出了大招。如甘肃临泽县,对于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临泽籍搀扶一次性补助2000元、3000元、5000元,且对生育二孩、三孩家庭,每年分别补助5000元、10000元,可发放至孩子3岁。
与此同时,二孩、三孩家庭,在临泽城区购房可享受4万元补助,在教育、婴幼儿照护服务方面等均有福利政策。
江苏海安市对于子女未满18周岁的二孩、三孩家庭,也给分别给出200元每平、400元每平的优惠补贴方案。
而苏皖、山东、天津、甘肃等多省也已将三孩生育费用纳入医保中。广东省对生育三孩的夫妇,除产假外,女方可享80日奖励假,男方享15日陪护假。
在住房方面,北京率先落实住房优惠政策,多孩家庭在申请公租房上有优先福利,户型上也会给予照顾。长沙、成都等城市对多孩家庭放开2套房购买资格。
可见,多地为了提高当地的生育率,也给出了意想不到的福利政策,大家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