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怒斥西方国家“散场”,乌克兰加入北约无望,俄罗斯釜底抽薪最厉害

2022-03-10 17:49:00

下列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 )

俄乌开战已10天有余,战局仍岌岌可危。

蓄意拱火并大呼对乌支持的西方国家似乎态度变了。泽连斯基估计现在后背发凉,面对俄罗斯的炮轰,是左右下不来台。

据俄罗斯国防部公布,自俄军开始对乌克兰展开军事行动以来,已经累计炸毁乌克兰2119个军事设施,其中包括74个指挥所、108套防空导弹系统以及68个雷达站。

从乌克兰瘫痪的军事设施来看,俄罗斯的军事规划十分清楚,俄军的执行力很强,动作也十分迅速。而俄军的“精确武器”打击力量已经让乌军感到恐慌。

俄乌激烈的冲突背后,乌克兰也显得愈发被动。泽连斯基谴责道,俄军蓄意对乌克兰国防工业持续进攻,这种袭击完全就是“蓄意谋杀”,并解释到有“数十万人”住在附近。

现如今,泽连斯基除了怒斥俄军以外,还表达了对西方的不满。他谴责西方国家集体“沉默”,并称,这些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好像已经解散了。

无奈之下,泽连斯基还再次重申,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远远不够。

在战场上,乌克兰指望西方国家支持武器;在政治上,乌克兰寄希望加入欧盟和北约组织挽回局面,但事实上,乌克兰早已没有任何筹码。

俄乌两场会谈下来,乌克兰也逐渐认清现实,加入北约几乎不再可能,去“北约化”才是积极谈判的新筹码,然而对于欧盟应声答应乌克兰加入欧盟一事似乎也被“搁浅”。

3月6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再次就乌克兰加入欧盟一事做出回应。

冯德莱恩表示,她欢迎乌克兰提出加入欧盟的申请,但由于加入欧盟有相应的审批程序,尚不清楚需要多久才能走完相应流程。换言之,嘴上是答应了,但审批流程才是关键的一环,至于是否通过还是未知数。

尽管冯德莱恩一直表示,欧盟愿意在此次俄乌冲突中“尽可能多地向乌克兰提供支持”,但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事情,西方国家又不止做了一次。

如今,对本就处于劣势的乌克兰来说,败局已定。无论乌克兰开口求援,还是谈判施压,都无法改变现状。

无论西方做出什么决定,普京也不会闲着。在俄乌两次会谈之后,俄罗斯不仅加紧了对乌克兰战局的跟进,还放出了大招。

3月6日,俄罗斯联邦决定暂停向参与制裁俄罗斯的欧洲各国出口化肥,并停止向欧盟国家输送甲醇以及衍生产品。

从全球化肥库存来看,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低位”。要知道俄罗斯是全球的化肥主要生产国,一旦俄罗斯停止供应,那么就会出现供应链中断的风险。一旦化肥大涨价,就意味着粮食生产的成本会陡然升高,对于国家而言,将会迎来粮食通胀的问题,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会出现缺粮少粮的状况。

俄罗斯的这一决定,对于依赖俄罗斯化肥出口的欧洲来说是致命一击,毕竟粮食存量和安全无论对哪个国家来说都很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西方国家不断对俄制裁施压,但俄罗斯根本不理会,如今,俄罗斯重拳出击,直接打得西方傻眼。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之下,如何保住自己的“饭碗”,看来也十分重要。(新文)

延伸阅读

俄乌激战欧洲能源价格疯涨拿到账单英国有人直接哭了

美国毫不掩饰取代俄罗斯在欧洲天然气市场上主导地位的野心,但国际经济学领域知名智库布鲁盖尔最新的研究报告认为,完全取代俄罗斯天然气的想法难以实现。

在俄乌双方激战正酣时,许多欧洲人收到了足以令许多家庭难以承受的电费气费单。

在经历了一个冬天的能源大涨价后,欧洲多国进一步调高居民用电用气价格。虽然欧洲试图到中东寻找天然气进口来源,但答案并不乐观。在复苏经济、抑制民怨与应对俄罗斯之间,欧洲亟需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同时,针对欧洲能源缺口,天然气产量大增的美国蠢蠢欲动。不过有分析认为,美国政府仍在权衡全面制裁俄油气出口可能造成的冲击。

而对于“美气”能否取代“俄气”,欧洲顶尖智库并不乐观。

欧洲能源缺口波及民生

面对能源价格疯涨,尽管西方主流媒体似乎尚未过多着墨其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但在社交媒体上,欧盟多国民众纷纷直呼“压力山大”。

据《卫报》4日报道,英国天然气及电力市场监管局已被迫同意大幅提高居民能源价格,其中天然气价格上涨75%,电价上涨42%。这意味着,约2200户英国家庭的能源支出在新一年将达到平均1971英镑(约合人民币16471元)。

在推特上,一名英国网友抱怨,这将让家庭每年额外增加约1600英镑(约合人民币13370元)的实际支出。另一名英国网友发文称,自己一名业已退休的邻居本周收到缴费单后哭了出来,因为她上月的气价单从30英镑上涨到88英镑(约合人民币735元),而她根本无力承受,甚至不能开火做饭。

天然气价格的猛涨,让开火做饭都成为一些欧洲家庭需要“三思而后行”的事情。图源:theguardian

尽管英国已经“脱欧”,但在能源问题上,欧盟与英国可谓同病相怜。素有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之称的TTF基准荷兰天然气近月价格,从2月23日的75欧元/兆瓦时一度在本周涨至近200欧元/兆瓦时。

目前,欧洲天然气库存处于10年来最低水平。分析指出,能源价格高企不仅让欧洲民众日益承受巨大的压力,欧洲经济的复苏也难免受到高通胀的困扰。

中东短期无法扩大供应

当地时间5日,意大利外长迪马约抵达卡塔尔进行工作访问。根据意大利外交部的声明,迪马约将与卡塔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举行会见,重点就两国关系以及在各领域的合作,特别是能源合作进行商讨。

以卡塔尔为代表的海湾国家,是欧洲谋求缓解能源紧缺局面的重点对象。2020年,欧盟进口天然气中约40%、进口原油中约30%来自俄罗斯,而俄罗斯出口石油中近一半流向了欧洲国家。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多国于2月26日宣布将部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之外,对俄欧能源贸易前景构成不利影响。有研究机构认为,如果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和石油供应完全中断,欧洲仅能维持几个月时间。

今年1月,国际天然气联盟称随着卡塔尔北部气田项目的开发,卡塔尔液化天然气的年出口量将从目前的7700万吨增加到2025年的1.1亿吨,到2026年该国液化天然气的产量和出口量将成为全球之首。

卡塔尔正在开展北部气田扩建项目。图源:aljazeera

但是,卡塔尔能源事务国务大臣萨阿德·卡比日前表示,欧洲的能源安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任何一个国家无力单独“拯救”欧洲,卡塔尔也没有足够产能可以替代俄罗斯向欧洲提供天然气。卡塔尔与俄罗斯都是天然气输出国论坛组织的成员,两国与伊朗共计控制57%的世界天然气储量。

卡比还表示,全球液化天然气产能无法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并且卡塔尔大部分天然气供应都是针对亚洲买家的长期合同,因此可以改运欧洲的液化天然气数量只有10%-15%。

美国增产被疑有心无力

能源供应紧张,致使西方国家迟迟无法就全面抵制俄罗斯能源出口达成一致。

华盛顿当地时间4日,有记者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提问,当西方国家每天花7亿美元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时,如何才能“打败”俄方?

对此,布林肯拒绝立刻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制裁,称这样行动的“直接后果”将“推动美国汽油价格上涨”,俄罗斯则将用上涨的价格来填充自己的利润,此举对美国的伤害要大于对俄罗斯的伤害。

但布林肯也表示,白宫对“削弱俄罗斯作为主要能源供应国的地位”抱有“强烈的兴趣”,美国正努力削减西方世界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去年12月,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量达770万吨,首次超过卡塔尔。日经新闻2月报道称,预计美国今年的液化天然气产能将达到约1亿吨,出口量将成为世界第一。

美国民主党参议员乔·曼钦、共和党参议员莉萨·穆尔科斯基3日共同向参议院提交法案,寻求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能源,法案在参议院进入审议快速通道。一份最新的民调显示,80%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应该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大约62%的美国人愿意为此支付溢价。

美欧之间缺乏大型天然气运输管道,被认为是美国天然气缺乏价格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图源:Reuters

尽管美国毫不掩饰取代俄罗斯在欧洲天然气市场上主导地位的野心,但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国际经济学领域知名智库布鲁盖尔最新的研究报告认为,虽然削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从长期来看并非不可能,但就当前而言,完全取代俄罗斯天然气的想法难以实现。

“欧盟面临的最大直接挑战将是补充其枯竭的天然气库存。尽管欧盟仍可以增加从美国等国家进口的液化天然气,但……与前几年的100亿欧元相比,如今可能需要花费700亿欧元,是原来的7倍。”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阿德米商务网版权所有